查看原文
其他

罕见一幕!这座国家中心城市,公开催债

西部菌 西部城事 2024-04-11

文丨西部菌
新的经济周期下,与地方政府“钱袋子”有关的话题,频频引发关注。
这两天被热议的一个现象是,贵为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武汉,在当地的媒体上刊登了一则催债公告。
这个一整版的《武汉市财政局 武汉长江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债务催收联合公告》,不出意外地引发舆论聚焦。
01
武汉真的没钱了吗?
公告详细列举了259家债务单位名称、借款本金余额(截至2018年底)。
催收对象,既有一般的企业、上市公司、地方国企,也有当地的区财政局、科研机构等。
金额则从万余元到上千万不等,总额计3.12亿元。
不过,和大家想象中不一样的是,这则催债公告,更多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当前的财政压力并没有直接联系。
如据媒体梳理,催收对象中,27家已注销;67家被吊销了营业执照。
当地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是现在借的钱,(主要)是上世纪70、80、90年代的借款,现在省市要清理(这部分欠款)”。
并强调,当时借款是有利息的,但在武汉市财政局公布的催收金额里,只计算了本金。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称:
这是按财政部要求清理历史借款,政策要求在一定时限内完成财政暂付款的清理。债务催收公告,跟当地财政困难无关,跟地方债也无关,是按政策要求清理财政周转金

如此看来,这一做法似乎更多是财政纪律要求下的例行公事,更像是债务清单的公示。因为这其中的不少债务,大概率是收不回来了。
当然,不管具体目的是什么,公开登报来催债,还是比较少见。
据媒体报道,广州海珠区财政局、海南文昌市财政局等其他一些地方财政部门也曾公开发文催债。
而武汉作为华中第一城,GDP十强城市,这样的动作难免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解读。
02
那么,武汉的财政状况到底怎么样?
根据媒体的梳理,受疫情影响,2020年,武汉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230亿元,同比下降21.3%;
2021年,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2022年,受大规模退税减税、疫情反复等影响,同比下降4.7%。
今年一季度,武汉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为508亿元,同比下降8.5%,可比增长16.1%(剔除上年缓征因素)。
但根据武汉预算报告,预计今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
如此看来,武汉的财政压力不能说没有,但预期是看好的,并没到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不过,在地方债务余额上,武汉确实不算低。
根据粤开证券研究员的统计,2022年,全国共有23个地级行政区划(含副省级城市)政府显性债务余额超过2000亿元,主要是省会城市。
其中,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最高的是武汉,占全国地市州政府债务的2.3%
其余,广州、成都、杭州、西安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也超3000亿元
当然,武汉的债务率并不算最高一档,财政自给率也不低。
在中国,省会城市往往代表的是一个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在资源、政策等各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倾斜。
所以,它们的抗压能力自然也处于靠前的状态。何况是武汉这种典型的“强省会”城市。
因此,仅是因为发布了催债公告,就过于担心武汉的财政压力,其实没什么必要。
03
不过,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地方财政压力的问题,确实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
但此前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谁家的孩子谁抱走”。也即意味着上方不会随意给地方兜底。这必然要求地方政府在存量债务处理上要自己想办法。
如上个月,贵州省就与中国信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被外界普遍认为是共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还有一些地方则在积极“自力更生”。
如前段时间,南宁的“天价停车费”事件就被认为是当地为了缓解财政压力的“创收”之举。
类似的,包括城市停车位、学校食堂、共享单车等公共资产被拍卖乃至用作质押贷款的现象,实际已在很多地方发生。
除了想方设法“开源”,一些地方的“节流”行动也开启。
如公交车停运传闻,近一两年已在多地出现。尽管其中多数都恢复运营,但背后的压力可想而知。
财政压力对于公共服务到底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关注。
当然,上方政策对于地方债务的管束,也早就开始。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近几年地铁的建设门槛不断提高,不少城市的地铁建设规模也遭遇“缩水”。
其实,不止是地铁,基本可以预期,随着债务规范更加严格,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阶段调整等,城市的基建放缓,应该是大概率
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去那些靠着高额固投而获得高增长的地区,势必将面临更大的发展压力。
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是,各个区域、城市的发展状况,很可能继续加剧分化
04
有意思的是,在政府向企业催债的另一面,是企业向政府催债。
去年7月,河南商城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就在信阳晚报刊登债权资产催收公告,曝光了客户的欠债金额,其中涉及信阳市商城县10个乡镇政府。
实际上,近两年各个层面都在部署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
如上个月,民营经济大省福建就明确,将加大对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无分歧欠款限期清偿,持续保持无分歧欠款动态清零。
山东高院最近也披露,自去年4月以来,全省法院执结拖欠账款案件4.11万件,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回笼资金211.79亿元。
从企业向地方政府催债,到地方政府向企业催债,这会不会是新的经济周期下,某种新常态的冰山一角?
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地方政府、企业登报催债一幕出现?

END


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联系:微信:zmxzyh50(备注身份优先通过)未经授权请勿擅自复制、转载

任耀龙律师团队为西部城事提供版权及法律服务

区域丨地产丨财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